
校党委中心组举行理论学习报告会

校党委副书记张玉珍主持报告会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秦宣教授作报告
4月29日,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报告会在办公楼三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主编秦宣教授应邀作题为《最大公约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报告。我校全体在校校领导、处级干部、教授、博士以及部分科级干部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张玉珍主持。
秦宣教授运用形象生动的实例、丰富幽默的语言,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详细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系统论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策略。秦教授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内涵丰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对于我校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张玉珍在主持讲话中,就我校进一步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抓宣传教育,增进理性认知、感情认同。宣传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师生认知认同的关键环节。抓宣传教育,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综合运用党校、党委中心组、师生政治学习等平台载体,注重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二要充分利用校报、网络、广播等校园媒体,运用各种手段,大力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声势。
二是抓示范引领,引导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万句说教不如一个行动的引领。结合学校实际,抓示范引领,就是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发挥师生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选树师生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二要围绕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向伟人、先辈、英模学习。
三是抓实践养成,推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养成,贵在实践。抓实践养成,重要的是:一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到社会一线、生产一线去,认识国情、磨炼意志,历练成长,在实践活动中深切感受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二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和爱心公益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张玉珍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校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注重实效真效,使“三个倡导”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深入师生心灵,融入工作生活!
(党委宣传部 牛艳芳/文 刘军锋/图)